8月27日至29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杂粮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杜吉到教授,协同体系章磷、郭伟、沈海军等岗站专家深入黑河市爱辉区、嫩江市、克山县,及齐齐哈尔市的体系服务站和示范园,开展体系岗站建设与田间试验示范指导与交流。
省杂粮体系的本次田间试验示范区的技术指导与交流工作主要在黑龙江省西部的黑河市、齐齐哈尔市杂粮主产区展开,参加指导交流工作的体系专家,主要包括育种技术、植保技术、栽培技术、产业经济规划与分析协同创新岗位,以及部分技术推广服务站和综合技术示范园。专家团队结合田间试验情况及作物长势,对杂粮新品种的选育和筛选、最新植保技术、今年杂粮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指导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的杂粮生产,总结本年度体系的田间试验工作,为制定明年研究方案奠定基础。
专家团队此次深入省杂粮体系的黑河市综合技术示范园、爱辉区技术推广服务站和嫩江市技术推广服务站,聚焦高粱、谷糜、芸豆等杂粮作物籽粒形成阶段的田间长势和收获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收获后的考种、测试技术、分析内容等,与服务站、示范园区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指导园区与服务站的建设。
结合杂粮种植的实际情况,体系组织了相关岗位专家、园区负责人、服务站技术人员,深入黑河市爱辉区罕达汽镇、西峰山乡、嫩江农场等地进行田间联合指导与调研,专家组与种植户一起观察了高粱、芸豆等杂粮作物的籽粒灌浆状态、功能叶片枯衰状况,以及灌浆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对下一个阶段的田间管理及未来高效生产给出建议。
省杂粮体系本次田间指导工作,从作物前茬、施肥施药、天气影响等情况,对今年杂粮经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杂粮高效种植技术创新、生产标准化及产业链增效给出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破解杂粮产业发展难题,共同助力杂粮体系建设与我省杂粮产业发展。
文图:包国凤
